对于现代技术的应用非常普及,不仅体现在高度机械化、精准环境控制(包括自动补光、调控温度和湿度、通风、补充CO2等),也体现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比如智能补光,这边温室都需要给植物智能补光,并且给植物供给CO2来增强光合作用。

2、利用大数据进行管理和防控、生产
荷兰很注重信息化操作和田间监测、大数据收集。这些基地的大数据建立很完善,将大数据输入电脑,利用信息化控制温室的各种自动化操作和防控。这里的大多数温室基地,很少出现病害,多是预防为主,并对什么时间可能出现的病虫害进行大数据搜集,一旦出现病害,可根据大数据进行有效防控。

3、智能化配肥喷灌系统
荷兰的基地,基本会配套3—4个大的配肥罐,提供作物生长不同时期,所需的肥料营养,后期通过电脑操作,即可全部实现智能控制。盆栽花卉基地采用潮汐式灌溉方式。电脑自动调整每种花卉所需的肥料,一天一次施肥,一次5—10分钟。在不同生长时期,侧重供给的营养也不同。

4、领先的生物防控技术
这里的玻璃温室,对黄板、杀虫灯及应用天敌等物理、生物防控方法应用到了极致。病虫害防治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也以矿物源、植物源药剂为主,化学药剂用量在20%以内,甚至一些设施基地不用任何化学药剂,完全达到有机水平。

5、主流的无土栽培模式
在荷兰设施栽培中,无土栽培比例高达80%,而设施园艺的无土栽培比例高达90%。并且普遍采用岩棉做栽培基质的全岩棉营养液栽培模式,避免水分流失或渗漏。

6、高投入、高产出的典型经营模式
从盆栽花卉基地了解到,一平米的投入成本在400欧元左右,其中100欧元土地价格,300欧元为建造等成本。但是,高投入换来的农产品产量高、品质好,效益自然高。同样,在1.6公顷的番茄基地,其一平方米投入成本在300—400欧元。一亩地产量50吨,收购价格折合人民币6元/公斤,一亩地销售价格30万人民币,全部做出口。

7、产业链各环节职责分工明确
荷兰农业从种苗、种植、服务组织、收购、分拣、销售等,都有对应的环节,各环节分工明确,却又紧密协作.每个环节专注将负责领域做好,并做到极致。以Rainbow辣椒包装和全球贸易公司为例,只做分拣和包装环节。每公斤收费6—7欧分(折合人民币0.5元/公斤)。而分拣的费用由农户负责,其余大部分费用由经销商来付。目前服务于15家农场主,共计150公顷,该公司每天吞吐量30万公斤。
猪舍:为荷兰猪准备一个宽敞、干净和通风良好的猪舍非常重要。确保猪舍内部温度适宜,避免极端寒冷或过热的环境。提供舒适的睡眠区域和活动空间,以及适当的遮阳和防雨设施。
猪栏:在猪舍中设置合适的猪栏,可以帮助管理和控制荷兰猪的活动范围。猪栏应该结实耐用,确保猪只无法穿越或翻越。同时,猪栏的高度和大小要适合荷兰猪的体型,以确保其自由活动的空间。
温度调节:荷兰猪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弱,需要提供稳定的温度环境。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热或降低猪舍的温度,以确保荷兰猪的健康和舒适。
荷兰农村人的收入情况据统计,荷兰的农民是当地最有钱的人之一,每400个百万富翁当中就有一个是农民。荷兰地地道道的农民和普通人完全不一样,许多人会认为农民在地里种菜,每天都是灰头土脸的,但是荷兰的农村个个都是有钱人,生活比地主还滋润。
【真实事例】男主人和女主人两个管理了自家200头奶牛,一个工人都不需要请。因为机器完全代替了人工,挤奶用机器,喂干草用机器;奶牛每天在几百亩大的草地上散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