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愚公移山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时间:2025-05-12 20:07:11
答案

这则寓言成功地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法。

以两座山的高大与移山人的年老体衰作对比,移山工具的简陋与面临的巨大困难作对比,衬托出移山之难和愚公改造自然的意志之坚。

用孀妻弱子与智叟作对比,衬托出智叟的渺小,见识鄙陋短浅。

愚公和智叟的对比:他们的名字就是相对立的,“愚公”的“愚”其实是大智若愚,大智大勇;“智叟”的“智”,却是专打小算盘的小聪明,鼠目寸光,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具有讽刺的效果

他们的思想观点是强烈的对比,愚公能从长远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自然是可以征服的,而智叟却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在对比中显出了愚公见识的高远。

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对衬托愚公的形象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愚公移山花蛇精结局
答案

花蛇精,也就是整天呆在操蛇神身上的那条蛇,因为也是看不惯操蛇神的胡作非为,最后花蛇精就死了,是被操蛇神打死的。

愚公移山里的智叟读音
答案

《愚公移山》是出自战国时期列御寇的《列子·汤问》。其中,智叟的读音是zhì sǒu。这个词语的含义是明智的老者,通常用于形容那些聪明而且有智慧的人。在故事中,智叟以一种自以为是的态度对待愚公,试图用聪明才智去阻止他移山,但最终被愚公的毅力和决心所感动,从而改变了自己的态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再困难的事情也能够得到解决。

推荐
© 2025 鹏飞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