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安全标准化13要素和8个要素区别
时间:2025-05-12 22:27:41
答案

安全标准化13要素和8个要素都是国际上比较常见的安全管理模型,它们有以下的不同之处:

1.来源:安全标准化13要素(13 Elements)是由美国联邦航空局(FAA)1996年引入,适用于民航领域,旨在提高航空公司的运营安全性;而8个要素(Eight Elements)是由欧盟飞行安全管理部门(EASA)制定的,并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和非航空领域。

2.要素数量不同:13要素中包含了13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工业心理学、人类因素、物理环境、设备维护、培训与教育、航线运营、紧急行动、数据管理、飞行操作、飞机设计和生产、制度与规程、飞行运行控制、航空安全保卫;而8个要素中包含了8个基本要素,分别是:领导与管理、安全风险管理、操作规程、安全监控、技术支持、培训与教育、安全文化和人员要素。

3.适用范围不同:13要素主要适用于民用航空领域,且对于各个航空公司标准化的要求较高;而8个要素则广泛适用于航空和非航空领域,进行风险管理和安全管理。

4.体系构建不同:13要素的体系构建更为复杂,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来落实各个要素,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物力;而8个要素则更加简化,其重点在于强调领导和操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通过不断地更正和改进,来提升整个机构的安全管理水平。

总之,13要素和8个要素都是比较成熟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型,但它们在来源、要素数量、适用范围和体系构建方面有所不同。

安全柜外的感染性材料洒溢处理方法
答案

安全柜外部出现感染性材料洒溢时,首先要将柜外的区域隔离开来,并戴上防护手套和口罩等防护措施。

然后将洒溢的感染性材料用专门的器具清理干净,包括桶、勺子、海绵等,最好使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清理完毕后再进行二次消毒,确保无菌,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同时,将处理过程记录下来并妥善处置好清洁器具,避免在处理过程中疏漏,以保障工作人员和周围人员的生命安全。

安全标准化8个要素
答案

1、目标职责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目标,比如事故发生率,死亡人数,重伤人数,轻伤人数,当然要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危险行业的出现事故的几率比较高,一般的加工企业出现事故几率比较小,所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可以设置为零伤亡。

2、制度化管理

企业应制定相应安全规章制度,约束员工的行为,根据生产工艺的特点,来编写作业安全操作操作规程,这样所有员工依据操作规程从事相关作业,并严格执行。

3、教育培训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教育是保证员工安全生产的最基本的要求,公司需要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资金多方面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包括视频教育、早上点名安全提醒、试卷考察等,让所用人员具备必须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职业卫生知识能力。

4、现场管理

企业制定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制度,制定设备维护保养方案,包括日维护,周维护、月维护和年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并且需落实维修进程、维修质量、维修人员和维修效果

5、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

企业建立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应定期对厂区,车间工作区域,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哪些属于重大危险源,哪些需要立即整改,哪些长期整改。针对识别出来的危险源应告知相应的从业人员,及预防措施。

6、应急管理

企业应建立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当事故发生后,谁报告,谁启动救援,谁负责指挥救援,需要落实到位,根据生产实际状况,应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相关的物质保障需要落实到位。

7、事故管理

企业应建立事故报告程序,明确报告的责任人、时限、内容等,发生事故后,企业按照事故调查的要求开展事故调查,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8、持续改进

企业需要根据安全标准化要求,自行进行检查,查缺补漏,逐步完善,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落实到部门、岗位,持续改进。

推荐
© 2025 鹏飞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