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的了解,燕隼在民间通常被称为“秃隼”。
1. 燕隼因为它的体型小巧、机动性强而受到了很多人类的喜爱,因此,在民间通常被赋予了“秃隼”的别名。
这是因为“秃”这个字通常可以表示“小、精神灵活”的含义。
2. 燕隼在很多文艺作品、影视剧中也常常被提及,例如《聊斋志异》、《我是特种兵之火凤凰》等。
因此,燕隼在民间的称呼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可以作为人们了解动物文化的一个窗口。
燕隼是一种优秀的猎鸟鸟类,有着非常出色的猎食能力和速度,因此被人们广泛用于保护农作物和控制害虫的工作中。具体来说,燕隼对国家的用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农作物:燕隼是一种以鸟类为食的猎鸟,很擅长捕食一些常见的害虫,如麻雀、鼠、蝗虫等。在一些地区,人们会采取“以鸟治鸟”的方式,利用燕隼来控制麻雀等小鸟的数量,保护农作物。
2.环境保护:燕隼是一种猛禽鸟类,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维护有很大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控制一些害虫和小鸟的数量,防止它们过度繁殖而造成环境破坏。
3.文化传承:燕隼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神鸟、猎鸟之王。燕隼的养殖、训练和猎捕技巧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
燕隼俗称为青条子、蚂蚱鹰、青尖等,体形比猎隼、游隼等都小,为小型猛禽,体长28-35厘米,体重为120-294克。上体为暗蓝灰色,有一个细细的白色眉纹,颊部有一个垂直向下的黑色髭纹,颈部的侧面、喉部、胸部和腹部均为白色,胸部和腹还有黑色的纵纹,下腹部至尾下覆羽和覆腿羽为棕栗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