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国粮食流通开始全面市场化运行的新篇章,在这之前粮食流通采取的是统购统销的方式,这也是为了应对粮食短缺的措施。
进入21世纪,中国农业生产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粮食总产量连上新台阶,这为中国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供给保障。
中国一直是全球粮食主要生产国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18亿公顷,较2020年增加了863千公顷;产量为6.83亿吨 ,较2020年增加了1336万吨,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十年产量破6亿吨。
三大问题主要包括:
耕地数量和质量问题: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以及土地供需矛盾,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影响粮食安全。同时,由于环境土质等多方面的影响,能开垦为耕地的荒地极为有限,开垦的耕地受土质环境的影响,很难达到被占耕地的同等质量1。
生态环境问题:农业的面源污染与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严重,以占世界9%的耕地使用了占世界30%~40%的化肥,而使用有效率仅为30%。这种情况不仅污染了环境,还增加了成本,造成增产不增收2。
种粮收益问题:粮食是一项社会效益大,经济效益差的产品,与种其他经济作物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近些年来,由于粮食价格的持续走低,农民种粮的纯收益大幅度降低甚至出现亏本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导致许多农民弃农经商或外出打工,出现了粮田被撂荒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