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节的概念
“春节”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殷商时期,当时的年头岁尾会有官方的祭神祭祖活动。这些活动被认为是“年”的雏形。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创作了许多与春节相关的古诗词。下面给大家分享五首与春节相关的古诗词。
2、春节的发展
到了西周初年,已经有了在新旧年交替的时候,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这可以被看作是“年”的进一步发展。
3、春节的时间
春节的具体时间,在不同朝代又有所不同。比如:夏代以一月为一年之首,商代以十二月为岁首,周代以十一月为岁首。直到汉武帝时期,即公元前104年,他颁布了《太初历》,将夏历正月初一定为岁首,从而确立了春节作为岁首大节的地位。
与春节相关的古诗词
1、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解析:
这首诗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春节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节成语;五谷丰登、四季平安、龙凤呈祥、恭喜发财、招财进宝、新年快乐、学业有成、福星高照、万事如意、财源广进、事业有成、合家欢乐。
春节的歇后语;大年初一吃饺子--第一回 ,大年初一吃饺子--都一样 ,大年初一吃饺子--没外人。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1]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