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又叫东坡先生的原因与他被贬黄州有着直接关联。北宋元丰三年二月,苏轼再次被贬,这次被贬去黄州,官府给他安排的第一个落脚点是城南的定惠院。
居住在清净的寺院,虽然不是苏轼理想中的处所,但对政治上遭受极大打击的苏轼来说,这里无疑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因为靠着微廉的俸禄,实在无法养活家人。于是他便在黄州城外的东坡上开荒种地,自号“东坡居士”,这就是苏轼被称为东坡先生的由来。
“东坡居士”是苏轼的号,其来源是苏轼贬官黄州所居住的地方。
元丰三年,苏轼谪居黄州,他的俸禄缩减一半,而家里供养的人口又多,致使家中十分贫苦。
苏轼的朋友马正卿从扬州来看望苏轼,目睹“先生穷到骨”的生活,于是找到昔日的同窗,黄州太守徐君猷求他将临臬亭下过去驻兵的数十亩荒地拨给苏轼开垦耕种,以解决苏轼生机问题。
徐太守欣然应允。
苏轼对于垦植这片土地感到高兴,不但解决了生计问题,更因其在黄州城东,是一块坡地,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当年植树种花的忠州“东坡”相似。
白居易是苏轼敬慕的人,于是他效法白居易,将其地称为“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他还在东坡上筑室,取名为“雪堂”,并亲自写了“东坡雪堂”的匾额。
诗词作品如《赤壁赋》《后赤壁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等,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苏轼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同时也是美食家。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