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确定播期。为避免后期低温,确保产量,改种玉米应在7月上、中旬播种为宜,最迟不超过7月下旬。
二、科学选择品种。应选用生育期较短、抗逆性强的品种,为便于管理和指导,我县统一选用云德3号、云瑞8号两优良品种。
三、精细整地。做到厢平、土细、无杂草。
四、施足底肥。亩施优质农家肥1000公斤以上,复合肥40公斤、硫酸钾7.5公斤混合均匀后撒施于播种沟内。
五、规范化栽培。开展宽窄行栽培模式,大行0.9米,小行0.4米,塘距0.55米,塘双株,确保亩播种1860塘、3700株以上。
六、实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采取拉沟—施肥—盖土理厢履膜—播种的栽培方式。
七、加强中耕管理。一是疏通田间沟渠,确保排灌畅通;二是及早间苗,3叶期间苗、定苗,每塘留双株;三是及时追肥,在5叶期追施供苗肥,亩施含量35%的复混肥25—30公斤,在大嗽叭口期追施供穗肥,亩施含量35%的复混肥50—60公斤;四是做好病虫综合防治,主要做好玉米螟、粘虫、纹枯病、灰斑病等的监测和防治。
不晚。玉米最晚7月就不可再种了。因为玉米萌发、生长期间对温度的要求高。玉米种子在28-35℃的环境下可更好的发芽,发芽最低温度要求在6-10℃之间,最高温度在40℃。若是种植的过晚,温度升高,玉米种子很难萌发
是可以的。
在播种前,需要选择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的稻田,并在水稻收割前10天排水晒田,稻桩高度控制在10厘米以下。水稻收割后,应进行开沟、整平畦面,保持“三沟”通畅。播种期在10月上旬以前播种均能安全齐苗,趁稻田湿润播种有利于发芽和快速出苗。因此,水稻收割后应马上进行化学除草,之后第2天即可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