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古诗意思是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
原文: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①篱落:篱笆。疏疏:稀疏,稀稀落落的样子。一径深:一条小路很远很远。深,深远。
②头:树枝头。花落:一作“新绿”。未成阴:新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未形成树阴。阴,树叶茂盛浓密。
③急走:奔跑着、快追。走,是跑的意思。
④无处:没有地方。寻:寻找。
赏析:
第一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篱落”是有宽度的,用“疏疏”指出它的状态,显见其中有间隔,才能看见篱笆外面的山道。“一径深”,表明山道只有一条,并且很长很长,延伸向远方。宽广的篱落与窄小的一径相对照,稀稀疏疏与绵绵长长相对照,互相映衬,突出了农村清新与宁静。
第二句也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路旁,树枝上的桃花、李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密,展示出农村自然、朴素的风貌。
第三句是人物动态描写。“急走”与“追”相结合,儿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欢快场面就历历在目了,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
第四句,菜花是黄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只小小的蝴蝶,飞入这黄色的海洋里,自然是无处寻了。读者可以想象,这时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以及搜寻不着的失望情绪等等,更表现出儿童们的天真和稚气。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小练笔
春天,万物复苏,诗人杨万里来到一个宁静的村庄,住宿在新市的徐公店里。这里的田园风光令人心旷神怡,诗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清晨,诗人走出客店,迎接他的是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画卷。远处,疏疏的篱笆旁,一条小路蜿蜒曲折,通向那遥远的地方。路旁的树木刚刚抽出新叶,嫩绿欲滴,仿佛在向世界宣告春天的到来。树头的花已经凋谢,但新生的叶子却给人带来无限生机。
诗人漫步在小路上,享受着这宁静而美好的时刻。突然,一阵欢快的笑声传来,他抬头望去,只见一个可爱的儿童正在追逐一只美丽的黄色蝴蝶。儿童跑得飞快,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只蝴蝶身上。
黄蝴蝶翩翩起舞,时而高飞,时而低掠,仿佛在跟儿童玩捉迷藏。儿童紧追不舍,挥舞着双臂,想要抓住这只美丽的蝴蝶。然而,黄蝴蝶似乎比儿童更聪明,它趁儿童不注意的时候,飞入了一片黄色的菜花丛中。
儿童立即停下脚步,气喘吁吁地瞪大眼睛仔细寻找黄蝴蝶。然而,菜花丛中的黄色与蝴蝶的黄色融为一体,让人难以分辨。儿童左找右寻,来回穿梭在油菜花丛中,却始终找不到那只美丽的黄蝴蝶。他失望地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慢慢向后走去,回到了起点。
诗人看到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他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光,那些无忧无虑、充满好奇和探险精神的日子。他微微一笑,心中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感慨。
回到客店,诗人拿起笔来,将这一幕幕美丽的画面化作文字,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田园风光和儿童的天真活泼,更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将永远流传下去,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
《宿新市徐公店》是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其中“深”这个字,可以理解为深远、深邃、深幽的意思。在诗中,“深”主要用来形容树木的繁茂和道路的深远,给人以幽深、静谧的感觉。
“深”在古诗中常常用来表达自然景象的深远和广阔,以及诗人的内心感受。在这首诗中,“深”的运用使得诗人成功地描绘出了春天的田野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