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东周末期著名思想家之一,以其奇特的思想和精湛的写作技巧在中国哲学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描绘了人们追求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理想境界;《齐物论》则对事物间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刻阐释;《南华经》包含了庄子对自由人生、无为而治、道德观念等方面的思考。在这些短篇经典名篇中,庄子的思想犹如一股清泉,涵盖了哲学、文学、宗教、伦理等多个领域,给后世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留下了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庄子的认识论可以概括为齐物和小知大知。与老子相同,庄子也持有“道生万物”的本体论思想。庄子认为,人们对于世界的不同认识,取决于两个不同的立足点,即“以物观物”还是“以道观物”。“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庄子是宋国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卒葬于彼,故唐玄宗天宝初,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亦因之被奉为《南华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