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耕作:在种植前进行深耕翻土,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小麦玉米生长,也方便后期管理。
控制病虫害:定期巡查田间,及时发现和处理小麦上的病虫害,避免它们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施肥管理:小麦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可在生长期适时进行追施肥料。
1、适时适量灌水
根据麦苗长势和田间墒情适时适量灌水,尤其是土壤质地较轻的麦田,要防止麦苗受旱影响杨花灌浆效果。灌水时注意避免大风天气以防止小麦倒伏。
2、根据苗情适量滴肥
结合灌水,在蜡熟期之前,每次滴施尿素2-3公斤,并适量滴施磷钾肥以增加穗期营养提高粒重。
3、做好“一喷三防”技术措施
小麦扬花灌浆期防病、防早衰、防干热风的关键时期。
病害防治:防治锈病、白粉病、细菌性条斑病等叶部病害。选用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等药剂叶面喷洒,根据病害发生情况喷1-2次,中间间隔7-10天,每季最多喷药两次。
防干热风和早衰:杨花后小麦根系吸收能力下降,要通过叶面补充养分以保持上部叶片长绿,延长旗叶功能,防止早衰并降低干热风的影响,确保小麦正常灌浆、籽粒饱满。可在防病的药液中加入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一同喷施。
注意喷药一定要在早晚麦田墒情好的情况下进行,且药液浓度不可过大,以免灼伤叶片造成减产;收获前20天应禁止使用任何叶面肥和农药,确保小麦产品无污染。
目前,小麦处于生长季节的成熟期。这个时期通常发生在种植后的70-120天内,这个时期主要是小麦的花粉和果实成熟的过程。
在这个时期内,小麦的根系已经成熟并向土壤深处扎根,茎秆和叶子的生长也趋缓,同时,穗中的小花渐渐变为白色,颗粒变得丰满。此外,小麦也需要适当的气温和湿度,以保证果实的发育和质量。对于农民来说,正确的收割时间和方式可以对收成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这个关键时期,及时而有效的农事管理对于小麦的生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