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学科课程和显性课程区别
时间:2025-05-13 04:30:55
答案

学科课程和显性课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有一些区别

学科课程是指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发展水平出发,在各门学科中选择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课程。它主要关注间接经验的学习,通常包括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等类别,内容涵盖了各种学科领域,如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课程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

显性课程,也称为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它具有计划性,是学校教育中正式的课程安排。显性课程的内容通常包括学科课程,但也可以包括其他形式的课程,如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等。显性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向学生传授特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综上所述,学科课程和显性课程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关注点和呈现方式。学科课程主要关注间接经验的学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而显性课程则是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旨在向学生传授特定的知识和技能。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两者常常相互交织,共同构成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

学科语文硕士和语文教育硕士区别
答案

1

培养方向不同

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位,前者是职业性学位,在我国被称为专业学位,后者是学术性学位。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与学术性学位有所不同。

学硕(教育学硕士):学术性学位的培养方式以研究性为主,学位课程只要求学习三到四门,最后以研究论文为主要成果。

专硕(教育硕士):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课程为主,同时也要求撰写论文,一般需要学习十二门必修课和选修课。

课程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两大部分,公共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外国语。专业课依学科教学方向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学科教学——语文”的专业课为: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改革与研究、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汉语言文学研究。

2

考试科目及难度不同

教育学硕:

科目一:思想政治 100分

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形势政策;单选20、多选40、分析40

科目二:英语一 100分

完型10、阅读40、新题型10、翻译10、小作文10、大作文20

科目三: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300分

必考:教育学原理100、中外教育史100、教育心理学40、教育研究方法30

选考:教育心理学30/教育研究方法30

其中部分院校自命题,比如北京师范大学703,首都师范大学774等

自命题院校仍较依赖311教育学统考,培养侧重于理论,专业分类较细,教育学原理、学科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专业热度较高。

教育专硕:

科目一:思想政治 100分

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形势政策;单选20、多选40、分析40

科目二:英语二 100分

完型10、阅读40、新题型10、翻译15、小作文10、大作文15

科目三:333教育综合(统一大纲,院校自命题)150分

教育学原理60、中国教育史30、外国教育史30、教育心理学30

科目四:专业课二(院校自命题,各院校专业不同)150分

整体来说,英语一比英语二要难;311难度略高于333,因为311比333多一门课,从各学校出题的侧重来看,311的题会更加灵活,更注重逻辑分析。从宏观上来说,它更注重国家教育发展走向。333的题则是更注重实践。一般多涉及课堂教学问题,两者侧重点有所不同。

3

学制学费不同

学硕学制一般为3年,个别2年,学费一般为每生每年8000元。

专硕学制一般为2年,个别3年,学费一般为每生每年12000元以上。

比如华南师范大学大部分专硕的学费在18000元每年,部分20000元每年,全日制和非全学费一样的。

4

招生人数

学硕招生少,推免多;专硕招生多,推免少;非全日制几乎无推免。

5

教育硕士都有哪些专业

目前教育硕士领域的专业有:教育管理、学科教学(语文) 、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物理) 、学科教学(化学)、学科教学(生物)、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思政) 、学科教学(历史) 、学科教学(地理) 、学科教学(音乐) 、学科教学(体育)、学科教学(美术)、现代教育技术、职业技术教育 、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学与技术教育 、学前教育 、特殊教育 。

教育硕士这几年热度非常高,尤其是学科教学语文、英语这类的专业方向,专硕招非全日制研究生,适合在职考生报考

学科课程和显性课程区别
答案

学科课程和显性课程是教育领域中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有一些区别

学科课程通常指的是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来组织的课程,以学科为中心,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深度。这种课程通常是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学生需要学习各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知识和技能,并通过考试等方式来评价学习效果

而显性课程则是指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也称为公开课程。这种课程通常是在课程计划中明确规定的,包括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显性课程的主要特点是计划性,即课程的设置、实施和评价都是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进行的。

综上所述,学科课程和显性课程的主要区别在于,学科课程是以学科为基础组织的课程,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而显性课程则是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具有计划性和明确性。虽然两者有所区别,但它们在教育领域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推荐
© 2025 鹏飞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