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事业单位岗位调动需要谈话吗
时间:2025-05-13 02:00:28
答案

需要的

坚持在年轻干部提拔、重用、交流、免职、降职等职务调整变动时,采取个别谈话和集体谈话相结合的方式,对新调整人员实现任职谈话“全覆盖”,将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廉政教育等贯穿其中,重点谈角色定位、谈岗位要求、谈组织希望,并充分听取新调整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守住廉洁底线

事业单位岗位职责与平时考核指标
答案

### 事业单位岗位职责

事业单位岗位职责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德**: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

2. **能**:适应新时代要求履行岗位职责的政治能力、工作能力、专业素养和技术技能水平。

3. **勤**: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包括勤奋敬业精神和遵守劳动纪律情况

4. **绩**: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依规履行岗位职责、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主动创稳、安全生产、为群众职工办实事、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等情况。

5. **廉**:廉洁从业情况,包括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执行本系统、本行业、本单位行风建设相关规章制度,遵规守纪、廉洁自律等情况 。

### 平时考核指标

平时考核指标则侧重于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和一贯表现评价,具体包括:

1. **德**: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的日常表现。

2. **能**:日常工作中展现的政治能力、工作能力、专业素养和技术技能水平。

3. **勤**:工作态度、勤奋敬业精神和遵守劳动纪律的日常情况。

4. **绩**: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时效、成本,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廉**:日常工作中的廉洁自律情况,是否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根据工作实际开展平时考核、专项考核。平时考核是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和一贯表现所进行的经常性考核,而专项考核则是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完成重要专项工作、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中的工作态度、担当精神、作用发挥、实际成效等情况所进行的针对性考核 。

事业单位工人和非工人的区别
答案

事业单位工人和非工人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工作职责、权益享受以及职业发展路径等方面。

首先,工人通常指的是在事业单位中从事具体技术或辅助性工作的员工,他们的工作往往与单位的业务直接相关,比如技工、司机等。而非工人则可能是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他们的工作更侧重于管理、决策或研究等方面。

其次,工人在权益享受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工资、福利等,这通常与他们的岗位性质和工作内容有关。

最后,在职业发展路径上,工人和非工人也可能存在不同。工人通常会在自己的技术领域内发展,而非工人则可能通过提升管理或专业技能来实现职业发展。

总之,事业单位工人和非工人之间的区别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工作职责、权益享受以及职业发展路径等方面。

推荐
© 2025 鹏飞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