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中道德篇名句有哪些
时间:2025-05-12 19:10:53
答案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论语》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贫而无谄,富贵无骄。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孟子》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论语》‘学而’篇的赏析拜托各位大神
答案

1.《学而篇》开宗明义讲学习和做人。

具体阐述孝弟为仁之本,强调修省躬行的重要性,接着讲礼用贵和、如何知人、如何处世、如何事君、如和交友,如何安贫处富等;

2.朱熹《论语集注》:“所记多务本之 意乃人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

” 学而篇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人不知而不 ,不亦君子乎;

3.译文: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赏析:这是开宗明义第一章,是孔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流露和写照。

首先要吃透“学而时习之”这句话

学,就是求学,学习,接受教育。

学习的目的是各种各样的,有人是为了掌握一技之长,借以糊口;

4.有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身的层次。

孔子学习的主皆是为了做人,也为了做事,做学问。

《论语》五则
答案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推荐
© 2025 鹏飞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