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料讲究,制作讲究
裹蒸粽有“万粽之王”之称,除了味道口感俱佳之外,更是因为用料讲究,做工精细讲究。
材料:
一是要选用色绿、叶香、防腐的冬叶作为裹蒸粽外皮
二是要选用上好的糯米和当年新鲜的去皮绿豆作为裹蒸粽馅料
三是要选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做馅,这样的肉馅方为上乘
四是要选用五香粉、曲酒作调料,这样调味一来馅味醇香、二来肉馅肥而不腻
2、做工
裹蒸粽的做法极其讲究,需要经过原料清洗、浸泡、加工处理、包制、蒸煮、晾制、成品7道工序方能完成。
首先准备好一个凹槽模具,用至少三枝叶枝叶置于模具围成一个漏斗形状;
然后将浸泡过的糯米和绿豆沙、猪肉馅以自己喜欢的比例配入冬叶之中,表面铺平,然后将冬叶对折包出有棱角的裹蒸,压实并用草绳捆扎固定,最后脱模;
之后将裹蒸放到桶里用明火煲煮十个小时以上,直至完全熟透米馅融合,然后关火焖焗聚味,这样的裹蒸粽吃起来才香糯醇厚。
3.料多味美,清热解毒,吃货福利
裹蒸粽外形硕大,棱角分明,呈金字塔形状,重量至少在一斤以上!绿豆和糯米的比例通常为1:1,或者1:2,所以裹蒸粽可谓是馅多米少,馅料丰富,每一口都是惊喜,简直就是吃货福利。
每次打开热气腾腾的裹蒸粽,冬叶的香气扑鼻而来,糯米化为无骨的绵滑,让人越吃越想吃。
肇庆粽子的故事源于唐代,相传当时唐玄宗为了感谢肇庆的百姓在战争中的支持,特别派遣了一位大臣前来肇庆,向当地的百姓赐福。大臣为了表达感激之情,特意带来了糯米和其他食材,与当地的居民一起制作粽子,并将粽子送给了百姓们。从此以后,肇庆粽子便成为了当地的传统美食,并且被赋予了“粽子献瑞”的美好寓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肇庆粽子的制作方法也逐渐演变和改良,如今已经成为了肇庆地区的特色美食之一。肇庆粽子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包裹着各种不同的馅料,如咸肉、咸蛋黄、花生、绿豆等,味道鲜美、口感独特。每年的端午节,肇庆的居民们都会制作粽子,并且相互赠送,以表达彼此之间的情谊和祝福。
正宗肇庆咸肉粽子
1.
江米要提前泡1个小时
2.
瘦肉切成小块,用盐,酱油,五香粉,料酒腌半个小时
3.
粽叶用水清洗干净,先取一个粽叶,剪去头起一点
4.
做成漏斗形状
5.
先在底部放上两个青豆
6.
放入一点江米,
7.
再放一块瘦肉
8.
再放一点江米 步骤9 再放两块肉 步骤10 再一次放江米和青豆, 步骤11 开始包粽子,先在角边放一颗花生,这样可以防止江米漏出来 步骤12 再包另一个口,同样放一个花生 步骤13 用线捆绑结实 步骤14 煮粽子,煮1.5个小时,就可以了,最好再闷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