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元宵节的浪漫灯谜:
-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打一植物):谜底是竹子。
-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打一植物):谜底是荷花。
- 一对湘江玉并看,二妃曾洒泪痕斑(打一昆虫名):谜底是蝴蝶。
- 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打一昆虫名):谜底是螃蟹。
-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打一物):谜底是画。
- 化装完人显俏(打一节日名):谜底是元宵。
元宵节的河灯制作方法较多,以下为您推荐:
用红皮大萝卜制作。截取红萝卜最粗的一段,大约五公分厚,用水果刀仔细地挖成烟灰缸的形状,最难挖的是缸底,既不能挖透,还要尽可能平整,最后要把周围一圈侧边雕刻成各种花样,之后把一小段红色的蜡烛放在里面,倒出几滴蜡烛油,趁热把蜡烛粘在河灯底部即可。
用厚纸和芦柴制作。用三寸长宽的正方形厚纸做灯底,另用芦柴一根,长约三寸,中间穿一个眼,装竹签,钉在灯底,再用红白纸折成四方形,把灯底四面糊好,中间置放油纸捻即可。
元宵节挂灯笼的来历开始于汉朝。元宵节又被称为“灯节”,而在这一天打灯笼的习俗开始于东汉时期,东汉明帝刘庄就下令在这一天夜晚的时候,皇宫和寺庙里都必须要点灯来表示对佛的尊敬,同时也下令士族庶民都要在这一天挂灯,所以挂灯笼就逐渐形成了一种传统的风俗。
而到了唐代的时候,赏灯的活动更加的繁荣,在这一天,不管是皇宫里还是民间,不仅街道上都挂满了灯笼,而且还要建立高大的灯楼以及灯树等,在唐朝著名诗人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中就有“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等记载。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年新的开始,非常具有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