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古代银子的计量单位
时间:2025-05-12 16:04:15
答案

计量单位因历史时期和地区不同而有所不同。

唐朝

在唐朝时期,银子的计量单位是“两”。1两银子等于50文钱(货币单位)。“两”是一个通用的重量单位,不仅用于衡量银子,还用于衡量其他物品。

宋朝

进入宋朝时期,银子的计量单位变成了“两”。1两银子等于100文钱,相当于唐朝时期的2两。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单位,如贯、万和亿等。其中,“贯”是以1,000为单位的银子计价方式,“万”和“亿”则是更大的单位。

元朝

在元朝时期,银子的计量单位是“两”、“钱”和“文”三种,每一种都有不同的含义。1两银子等于100文钱或1,000文,也即是宋代的计量单位延续下来。而1文银子则等于10钱。元朝银子近似于宋朝的“金镒”,并且由于元朝统治者要求属内人交纳固定数量的银子,因此元朝**开始流通大量银元。

明朝

到了明朝时期,银子的计量单位变成了“两”和“钱”。1两银子等于1,000文(即宋元时期白银所价),而1文则等于10钱。

古代银子的计量单位
答案

有两种,一种是两,又称为钱,是指标准截元银钱的重量和大小,另一种是两银,是指一两(十钱)银子的重量,由于银子的纯度不同,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两银标准也不同。

这些计量单位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方便银钱交易和计算。

古代银磨匠是干什么的
答案

是制作银器的工匠。唐代时产生了在银饼上刻匠师名款的先河,他们也被认为是第一批有名有姓的金银器制作名师,如1970年西安何家村出土的银饼,上面刻有:“怀集县齐十庸调银十两,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铭文,高童就是唐开元年间的银匠。

推荐
© 2025 鹏飞百科网